Philip Qian - 穿越心靈

各位親愛的與會者,大家好。

我叫錢罡,現在多倫多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碩士。同時,我也是Across U-hub燃動青年的志願者。

作為在加拿大讀書的東亞裔學生,我的求學經歷相比大多數同學來說,是非常坎坷的。然而我相信我所遭遇過的困難,大多數的東亞裔同學恐怕也都經歷過。我們表面上開心風光,心裡默默痛苦流淚。若是能流淚,倒也還算好,所憂的是許多同學已痛得留不下淚來,只好用紙醉金迷或者自我膨脹來麻醉自己,卻不察覺自己情緒的危險,尚且自以為健康快樂。因此,這封信,我寫給在加拿大讀書的學生朋友們,邀請他們來Across U-hub敞開自己的心靈,尋找幫助和團體支持;也寫給能夠幫助在加拿大學習的東亞裔學生的你們,邀請你們多多的關注,多多的保護我們這個特殊的群體。

朋友們啊,你們記得小時候常常聽到的那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讓你學會了打落牙齒往肚裡吞,一句「家醜不可外揚」讓你學會了不要在別人面前談自己的苦惱嗎?記得爸爸媽媽在我們傷心的時候,對我們說的:「不准哭」,讓你學會了逃避自己的情緒嗎?

這些話恰恰成了絆倒我們的石頭。在我剛剛進入加拿大大學的時候,語言,學習,缺少朋友,和環境變化都給我帶來很大的壓力,而親人相繼離世,又為我的情緒雪上加霜。我選擇逃避自己的悲傷情緒,裝扮出快樂的樣子,不敢將內心的痛苦告訴別人。長期以往,我沈浸在孤獨無助的情緒中,不僅學習毫無動力,而且不得不用上網和遊戲來麻醉自己,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

朋友們啊,你們記得小時候家人總是告訴你,好好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發家致富,當你把你心中美好的夢想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總要嘲笑你的天真,告訴你物質是一切的基礎嗎?

借用雨果悲慘世界里的歌詞,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成長在崇尚物質的社會和家庭,我自然而然地繼承了「利益至上」的思想,而忽視了自己心靈和情緒的需求。我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以自己社會地位的提升,或者經濟利益的獲取來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可是,當我的學習受到挑戰的時候,當我因為學習感到勞累的時候,虛妄的利益既不能成為我持續的動力,也不能填補我內心的空缺。我情緒的電池常年處於缺電的狀態,讓我學習沒有精神,沒有熱情,甚至害怕學習、害怕未來,心裡不斷想要逃避。

朋友們,雖然我以東亞文化自豪,但我不想否認,東亞文化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讓我在人生最重要、最精華的歲月里,成為了一個消極,自卑,懶散,抑鬱的人。我曾經兩次罹患抑鬱症,嚴重時一度輟學。
面對這一切困難,我的父母總是要求我堅強,甚至給我取名時也寄託了願我百折不撓的寓意。我的父親試圖讓我堅韌的方法很奇怪且極端——他選擇了故意給我施加超過我承受能力的壓力,並且切斷我向外界求助的途徑,他的邏輯是:任何殺不死你的困難,都會讓你變得更強韌。可惜他給我製造的人工的困難差點就把我真的殺死了。我想,我的父母非常希望我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可是無論是他們還是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

2015年加入Across U-hub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在這裡,我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對象,可以相互支持的群體,可以信賴的睿智的長輩。

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我逐漸意識到我曾經的迷茫和徬徨是從何而來。我開始意識到原來我不是完全的理智動物,原來人類的情緒是那麼的重要,我不僅不能逃避,還需要仔細體察,擁抱我的情緒。原來我並不天生是一個消極、懶散、不上進的人,而是我低沈的情緒讓我無法專注於我的學習,甚至到了害怕學習的地步。我知道,我需要找到我內心真正的動力來源,一件我生命里真正熱愛、想要去做的事業,只要這樣,我就會變成一個充滿熱情和動力的人。在Across U-hub舉辦的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我終於找到了我內心的渴望和激情。現在,我為給貧困群體製造機會平等的社會環境而學習,我非常熱愛這份事業,也不再猶豫,害怕,或缺少動力。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不再逃避退縮,而是積極調整自己,為我心中的熱情而努力不懈。

在Across U-hub擔任志願者的經歷也讓我感受到了真實的自我,並且逐漸把自我建立得完全。我從一個外強中乾,必須要用外物或成功來裝扮自己的人,變成了一個自信自尊,不再有羞愧和畏懼的人。我從一個被動聽取命令、隨波逐流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瞭解自己、主動追逐自己生命意義的成人。在活動中,我體會到了自我的價值。原來我的價值在於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不是我擁有的榮耀和財富。這讓我重新變得自信。我也學到如何與身邊的人們相處,如何愛他們,也愛自己。

不僅如此,在Across U-hub舉辦的活動中,我明白了領袖的真正意義。成為領袖並不意味著善於發號施令,相反,它意味著用自己內心中最深的熱忱去鼓舞別人,讓團隊可以發揮出所有的潛力;引導別人,給團隊指引正確的方向;培育別人,讓團隊不斷得到成長。我不應是團隊中爭奪權力的人,相反,我要成為為團隊服務,為團隊鼓舞的人。

現在我的生命里充滿了喜樂,因為我終於具有了完全的自我身份,我的生命終於有了自己的意義和方向,且我的生命還可以成為我身邊許多人的祝福。

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其他地方,我用在Across U-hub學到的領袖技能鼓舞了一個又一個隊伍,讓和我一起工作的人在逆境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而繼續努力。讓被困難打擊,想要逃避的人因著我的積極心態,而重新燃起鬥志。有許多和我一起工作的人私下感謝我對他們的鼓舞,這讓我非常快樂。

在今年8月份,我帶著去考察貧困地區的目的來到了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短期支教。在那裡,我用在Across U-hub學到的知識設計課程,負責了120名學生的健康教育。我教導我的學生要充滿夢想,相互愛護,要有自尊和Resilience,並且要遠離煙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很感恩我的學生們非常喜歡我的課程,並把它當作他們的最愛。我也很感恩,許多的學生能夠在課程里敞開自己的心扉,做了很深的思考,並且下決心做出改變。一位10歲的學生告訴我:「我以前常常被人欺負,後來也常常欺負別人。上了健康課後,我明白了原來在我欺負別人的時候,自己的心也在流淚……我決心不再欺負別人了。」

不僅如此,我還能夠使用在Across U-hub學到的關於情緒健康的知識,幫助身邊需要關注的人。在多倫多,我和妻子共同幫助了一個孩子罹患臨床抑鬱症的家庭,雖然我們不能醫治這個孩子,但孩子的父母都因為我們的幫助而感到溫暖,恢復了動力。最終在Across U-hub志願者的不懈努力下,這個家庭的問題得到了良好的解決。在中國短期支教時,有三個學生向我袒露心扉,告訴我來自學校的不公待遇和家長的漠不關心讓他們非常痛苦,甚至考慮自殺。感謝在Across U-hub學到的情緒健康知識,我在不長的時間里給予了這三個孩子有效的關懷,讓他們的心事有了宣洩的通道。

我很感謝Across U-hub。她不僅僅將我從險惡的心理困境中拯救出來,打開我的心,更新我的生命,更在以後的日子里,讓我能夠成為別人生命的祝福。尤其在東亞族裔的社區,傳統文化苛待更新的家庭里,Across U-hub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Philip Qian

/ Tags: